叶其璋:散片拾遗-365游戏
- 分类:文化热点
- 作者:
- 来源:
- 发布时间:2020-04-20
- 访问量:0
【概要描述】陈逸飞先生逝于2005年4月10日,在世界上活了59年,较之常人几辈子都无法想象的多面人生。他是中国跨世纪的著名油画家,同时他投入服装、电影、杂志等视觉艺术产业,统称为大美术,全部由他亲手操作,自喻为视觉艺术家。我和陈逸飞是经过俞云阶先生的师生之谊,在上世纪60年代相识的。
- 分类:文化热点
- 作者:
- 来源:
- 发布时间:2020-04-20
- 访问量:0
在成功的背后,他一贯努力也是非常人所能忍得了。
陈逸飞先生逝于2005年4月10日,在世界上活了59年,较之常人几辈子都无法想象的多面人生。他是中国跨世纪的著名油画家,同时他投入服装、电影、杂志等视觉艺术产业,统称为大美术,全部由他亲手操作,自喻为视觉艺术家。我和陈逸飞是经过俞云阶先生的师生之谊,在上世纪60年代相识的。
记得在1988年,我曾参加他在纽约哈默画廊的作品开幕式。一进门口,迎来了中国旅美明星龚雪女士的接待签字入场,当时肖峰老师同在,场内贵宾云集,西装革履。陈逸飞正在忙着接待宾客,和我们热情打了招呼后合影留念。墙上挂着他的近作,一律是全新的古典艺术风格,其中有音乐家系列和人物肖像。当我注视“穿着牛仔裤的三兄弟”的大幅肖像画,琢磨着他没有瑕疵、极其细腻地将色彩还原真实,又达到饱和状态,表达了不同物体的质感区别,营造了很单纯的三度空间效果,看不到炫耀局部细节的痕迹,这是他的性格使然,让每件作品都具有完美的组合。同时我联想起他来美后从事修复古典画的工作中,学到了很多传统技法,诸如人物画中的黑色背景,就是一例,既省却了繁琐缛节,又集中了主体鲜明的造型轮廓。
当代美国的艺术潮流一泻千里,面目全非,陈逸飞1980年旅美。他的成功是少见的异数,这缘于他在中国是声名卓著的艺术家。在旅美前又画了一批水乡及桥的系列画作,得到了美国学者科恩夫人(joan cohen)的介绍,他本人就成为沟通中外文化的桥梁。他的《和平桥》油画作品作为联合国发行的首日封,被基辛格收藏。他抓住了机遇,凭着聪明才华和坚实的基本功却反其道而行之,和美国潮流走了截然不同的方向,让当时纽约的老贵族有机会欣赏到精美的传统艺术。哈默本人就成为他的艺术推手,然后源源不断地进入了王宫富商的客厅。可是在成功的背后,他的一贯努力也是非常人所能忍得了。
好友吴健曾在陈逸飞的画室工作过,有次他告诉我,逸飞常常通宵达旦连续干活,直至开展前一天晚上才睡几个小时,然后打起精神,手握画笔将提琴弦的直线拉得笔挺,完成了画面的最后步骤。观众怎能体会到呈现在面前唯美画面的背后,竟是如此含辛茹苦。1990年,他与弟弟陈逸鸣在哈默画廊举办了兄弟联展。而在大道对面的马勃鲁国际著名的现代画廊早已关注陈逸飞的动向……我记得某美国富豪因逸飞的古典写实主义的成功,在北京招募了三位国内一流画家如法炮制,不料断翼而归,完全失败。在1995年陈逸飞终于成为马勃鲁的签约画家。此后他画了西藏的许多作品,画风粗犷,留存后世。
当我最后一次和他见面的时候,大约在2003年的上海泰康路画室,室内另有一位律师在座。我在旁边翻阅画册,又欣赏他未完成的作品。他们并不避嫌,正在讨论法律问题,原来逸飞创办的《青年视觉》艺术杂志被收回了,因为书号是国有资产,是无法抗拒的国家政策。当律师走后,我们无奈地相向无语。他为这本杂志呕心沥血地花了几年时间筹备、约稿、派出记者猎取世界镜头,亲自编辑,做主题述评。当上海新天地“逸飞之家”开幕时,他郑重地推出了悉心培植如亲生儿女般宠爱的时尚艺术类刊物《青年视觉》,但前后大约只有出版了两年时间,之后在报摊上仍然能看到不是他编的这本刊物延续了几个月。
当他在生命最后时刻,更受到打击的是电影《理发师》的拍摄过程中遭遇到的磨难,他下决心重炉灶,继续摄制。因操劳过度,不幸英年早逝,终于放下一切未竟之事业,可以撒手休息常眠了。
(作者系中国美术学院原学术委员、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访问学者)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
365游戏的友情链接: | | | | |
南宁市江南区金凯工业园南区8号厂房第四层
传真:0771-5832127
微博:@广西文化网
电话:0771-3825931
邮箱:
扫描浏览手机365游戏官网
365游戏的版权所有 © 2018 广西文化网 all rights reserved